《取名新闻》“老店新开”,首打的招牌是取店名。自上回说了东北大汉在杭州开饺子店,花了二十多天才取了个咣咣的店名,不少店老板看着很有感触,也和记者说起了他们的取名故事。
这不,东北大汉用方言取名讨了巧,有两个杭州老板也晒起了他们的杭州话店名。两家都是餐馆,一家叫“件儿饭”,一家叫“茂好楼”(毛好类),意思都很直白,却能让不少老杭州会心一笑,登堂入席。
件儿饭:
至今还没人真的来白吃白喝
杭州人一听“件儿饭”,很容易联想到“贱儿饭”,然后心里琢磨着:现在还有噶便宜的事体啊。
老板是个老杭州,之前他也有过这样的担心,但他说,“件儿饭”最初完全没有“蹭白饭”的意思。件儿饭也叫门板饭,就是杭州老底子的快餐:老底子的饭店一楼用两条凳子架开几块门板,门板上摆满实惠的菜肴——走油肉、鲞扣肉、干菜肉、腐竹青菜——用的是大海碗,并且盛饭的时候要用布包住饭一旋,这样把饭高高地堆起,吃饭可以不用筷子,先要大口吞掉饭山的尖,这样饭粒就不会滚落。吃这饭的多半是贩夫走卒,拉车子或是挑担子,都是靠力气讨生活的。
可是后来七转八转,“件儿饭”堕落成了白吃白喝、骗蹭饭的“贱儿饭”。
就因为这个,店老板当初去办营业执照时,还差点夭折呢。“你是杭州人吗?你知道杭州话‘贱儿饭’什么意思吗?你这个店能让人白吃白喝?”工作人员担心这个店名会让客人产生误解,惹来不少麻烦,硬是不让他注册。老板百般解释,虽然他没慷慨到让大家都来吃霸王餐,但店里的饭是免费吃的,还有一些小菜和点心都是送的,“旧时‘件儿饭’最大的好处就是:一是,面向大众百姓,花钱不多,吃出丰富;二是,以盅计量,方便品尝;三是,明码标价,菜的精烹细调以及店小二的殷勤服务决不亚于大酒店。这也是我们这家店的宗旨,经济实惠,请客吃饭也不会太破费。既然有人请客,自然很多人能白吃白喝。”
就这样,他侥幸拿下了“件儿饭”。而且至今为止,还没遇上哪个客人吃霸王餐这样的麻烦事。
茂好楼:
菜如店名,才是真的好
胡老板的饭店“茂好楼”取了杭州话“毛好类”的谐音,“在我们店里吃饭的客人,和别人说在‘茂好楼’吃饭,十有八九都听不懂,但只要一解释,十有八九都能记住我的店。”胡老板要的就是这与众不同带来的一传十、十传百、百传千的效应。
当初取店名,胡老板可没少花心思,要叫得响,与众不同,让人过目不忘,而且还要有说头,前前后后想了十多个名字都不满意,最后才想到了很有杭州特色的“毛好类”。
“杭州话‘毛好类’是口头上说的,该怎么写,还得动动脑筋。直接用‘毛好类’太直白,就想换成同音字,召集店里的人商议了一下,因为店里的桌、椅、装饰都用木头布置得古色古香,就决定用‘木好楼’,也顺利注册成功了。”
热热闹闹开张后,客人陆续上门,不料有的老杭州开始挑刺了,“杭州话里说的‘毛’一般是写成‘木’,但用在酒家名字上,给人木乎乎(死板)的感觉。”胡老板想想有道理,决定把这个字改了。大家商量之后,决定用“茂”这个字,不仅音近,而且“茂”有茂盛,向上的意思,给人繁盛的感觉。第二天,他就去工商局改了名。
如今,“茂好楼”开了两年,生意越来越好,每次外地客人来了看不懂,胡老板就解释给他们听,他们觉得有意思,不仅留住了回头客,还会介绍朋友来。“招牌是打响了,还要菜如店名,服务如店名,要对得起这块牌子嘛!”胡老板说。